Site icon 老张博客

忆“午季”!

“午季”这两个字出现的时候,应该很少人会把她和农忙结合在一起。我们这麦收、夏种这段时间被称为午季。为什么用“午”这个字,我理解是这段时间正好和端午前后,所以用了这个“午”字了。正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,也通过度娘了解了下,确有“午季”一说即夏季。午,应该是阴历五月,这样一来,也就和“端午”说到一快去了。但是我们这个地方的“午季”是特指麦收和夏种这段时间。

在我们当地,麦收夏种也会被称作“麦季”,都和“季”这个字联系在一起。一季即三个月,也想而知,那个时间麦收夏种的时间跨度之长。在我儿时的记忆里,从麦子可以收割开始,到夏种结束,午季也应该有个把月。所以称为“季”也不足为奇了!

我们小时候上学的时候,每到快要能收麦子的时候,学校都会放“麦假”。“麦假”最短时间是一周,最长有时会超过两周。当然那时我们还都是孩子,放麦假不是让我们回家充当劳力,主要是为了考虑到老师。我从2000年开始工作后,学校还有麦假,好像这个“麦假”到2004年的时候才被取消掉。“麦假”这两个字也就成了历史了!

毕竟我们还是孩子,放麦假后都是不会充当成劳力的。最多也就是帮大人们打打下手,干的最多的就是用两束小麦做成麦绳,给大人们捆麦子用。而那个时候基本上是全动手,一束一束的用镰刀割,再捆成扎。当天色快晚的时候,再用平板车将一扎一扎的麦子拖到麦场。当把麦子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就可以打场了。我小的时候应该也是比较先进了,都是拖拉机拖着一个石滚子来打场。麦子打出来再扬场,最后才能收到成品的麦子。

在“打场”这块,都是讲究要合作的。因为场地有限,基本上都是几家共用一块场地,当麦子打透需要“翻场”的时候,都是几家所有人一起上,因为如果单靠一家人,干的太慢,也就占用场地太久了。我们家“打场”也是最热闹的时候,是父亲弟兄几家共用一块场地。这个时候大人、小孩子全部都聚到了一起。当麦子打下来的时候,也是孩子们最疯的时候,在上面打滚、“打麦仗”。麦子收到家之后,还得要找水泥地面晒上几个太阳,这样后期才不会发霉。这个时候小孩子也就有了任务,看麦子。看着不要让鸡呀羊呀什么的去吃麦子。

我们自然队的田地不是太多,人均不到5分地,即使这样,从麦收到夏种结束都要一周左右的时候。有的村人均都是七八亩地,从开始到结束都要一个多月的时候,可想那时体力的付出。

随着时代的发展,“午季”的时候越来越短,现在从麦收到出售、再到夏种,也就是三五天就结束了!

 

 

Exit mobile version